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苏蓉, 林玲, 杨爱玲, 张明国, 李云飞, 梁娅莎.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9): 76-8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12 |
| |
作者姓名: | 苏蓉 林玲 杨爱玲 张明国 李云飞 梁娅莎 |
| |
作者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内科,云南 昆明 650500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9FE001(-033)];云南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共病诊疗及临床转化研究项目(202102AA310069) |
| |
摘 要: | 目的 了解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自我管理及社会经济影响。 方法 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云南省1762名18~89岁CHF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综合性社会经济地位,运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探讨CHF患者自我管理的社会经济影响。 结果 CHF患者的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遵医嘱用药、低钠饮食、控制液体或水摄入及定期随访的比例分别是29.2%、37.7%、80.9%、58.0%、3.3%和45.5%;不同性别患者的运动管理和低钠饮食的比例不同(P < 0.05);与年龄较小的患者相比,年龄较大的患者遵医嘱用药、监测症状/体重及低钠饮食的比例更高(P < 0.05);而受教育程度及收入越高的患者,遵医嘱用药、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及定期随访的比例也较高(P < 0.01);非务农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运动管理、监测症状/体重及定期随访的比例高于务农患者(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遵医嘱服药、监测症状/体重、运动管理和定期随访都是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我管理越好(P < 0.05)。 结论 云南省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社会经济影响,改善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应重点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患者。
|
关 键 词: |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社会经济地位 |
收稿时间: | 2024-04-23 |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