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012—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
引用本文:夏春花,王笑灵,董建平.2012—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53-56.
作者姓名:夏春花  王笑灵  董建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1
摘    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传染病发病流行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有效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调整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淀区 2012—201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海淀区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74 811例,年均发病率维持在 392/10万的水平。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发病率由 2012年的68.04/10 万下降至2016年的38.8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趋势不明显,2014年构成比上升为第1位;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下降趋势不明显,2016 年发病率降至26.37/10万的低水平。甲、乙和丙类传染病主要病种是痢疾、肺结核、梅毒、乙型肝炎、猩红热、麻疹。发病地区集中在人口基数大及流动人口多的学院路和中关村街道。男女性别比为1.49∶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0~15岁发病例数所占比例最大(36.33%),职业以农民、学生为主(77.58%),4—6月(28.77%)和11—12月(21.15%)为传染病发病高峰期。结论 5年间海淀区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梅毒为乙类传染病的前3位,发病呈0~15岁低龄化,每年4—6月和11—12月为高发季,高校和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病例较多。因此还应加强重点传染病、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聚居地、学校疫情、暴发疫情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关 键 词:传染病  发病率  疫情  流行特征  
收稿时间:2020-01-26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预防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预防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