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刊源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刊源

生物组织复电阻抗频谱测量及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研究

付峰, 臧益民, 董秀珍, 朱妙章, 秦明新, 王跃民

付峰, 臧益民, 董秀珍, 朱妙章, 秦明新, 王跃民. 生物组织复电阻抗频谱测量及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研究[J]. 心脏杂志, 2000, (04). DOI: 10.13191/j.chj.2000.04.48.fuf.022
引用本文: 付峰, 臧益民, 董秀珍, 朱妙章, 秦明新, 王跃民. 生物组织复电阻抗频谱测量及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研究[J]. 心脏杂志, 2000, (04). DOI: 10.13191/j.chj.2000.04.48.fuf.022

生物组织复电阻抗频谱测量及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No.3 9870 2 17;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45

  • 摘要: 作者在离体时间对复阻抗频谱的影响、在体组织复阻抗频谱测量以及血细胞压积对血液复阻抗频谱的影响、静态电阻抗断层成像 (EIT)重构算法、实时 EIT系统及其成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阻抗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得到了如下提示性结论 :1在体动物组织缺血后短期内复阻抗频谱发生的变化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缺血引起的细胞外液成分的变化 ;2离体动物组织复阻抗频谱随离体时间发生的变化主要可能是由于细胞膜活性的改变引起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血液中血细胞含量是血液复阻抗频谱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血细胞含量越高 ,复阻抗实部越大 ,虚部最大值也越大 ;血液的特征频率与血细胞含量基本无关 ,从而提示这一特性与血细胞自身活性及状态有关 ;4EIT方法为一种观察微小阻抗分布扰动的敏感方法 ,初步的成像实验提示这一成像方法可以被用来诊断血流异常的病变 ,并能被用于长时间图像监护。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14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