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构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嗅觉障碍,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情况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嗅觉改善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2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满意组84例,不满意组41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既往过敏性疾病史(B=1.145,OR=3.141,95% CI:1.282~7.693)、鼻息肉(B=0.905,OR=2.472,95% CI:1.025~5.962)和长期减充血剂(B=1.043,OR=2.837,95% CI:1.164~6.917)是嗅觉恢复的危险因素,术后坚持综合治疗(B= -1.225,OR=0.294,95% CI:0.107~0.807)是嗅觉恢复的保护性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C-index为0.745(0.739~0.819),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43。 结论 过敏性疾病史、鼻息肉、长期减充血剂、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嗅觉恢复的影响因子,根据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情况的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