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家属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 |
作者姓名: | 杨斌斌 朱月玲 李伟 高志刚 洪云霞 |
| |
作者单位: |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验检验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教育办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1ZD0113505);浙江大学医学院2022年教育改革项目(jgyb2022203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C0302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科技计划(GZY-ZJ-KJ-24085) |
| |
摘 要: |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和考核方法。儿科问诊对象多为家长,在儿科相关的医学教育中,一般采用标准化家属(standardized family,Sfam)扮演患儿家属,故儿科SP通常指Sfam。现阶段,我国Sfam用于儿科教学的发展较为缓慢。本文从儿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综述Sfam在儿科教学中的必要性、不同类型Sfam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Sfam与其他临床教学方式在儿科教学中的融合应用、Sfam在儿科教学中的价值,并探讨未来人工智能Sfam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向及前景。Sfam经过多年发展,是一项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更多的儿科临床教育者深入了解Sfam教学法,进一步推广Sfam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促进儿科教育事业发展。
|
关 键 词: | 标准化家属 儿科 临床教学 人工智能 |
收稿时间: | 2023-11-2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