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短期内建立大鼠放射性颌骨坏死模型的改良及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动态评价
引用本文:李洁,孔祥波,刘仰,陈雪英,钟婉珍,房思炼.短期内建立大鼠放射性颌骨坏死模型的改良及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动态评价[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3):115.
作者姓名:李洁  孔祥波  刘仰  陈雪英  钟婉珍  房思炼
摘    要:目的 综合改良模型构建方法,以期缩短建立大鼠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coradionecrosis of jaw,ORNJ)模型的时间,并通过临床大体、病理及影像学对其进行动态评价。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组空白对照组(8只)和4组照射组(每组6只)。使用改良大鼠固定和防护照射装置,通过X线生物学辐照器单次7 Gy,每天1次,连续5天对大鼠左侧下颌骨进行精准照射。在照射后第1周内所有大鼠高蛋白饮食,在照射后第7天使用改良拔牙法彻底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3颗磨牙,于第7、14、21、28天分别处死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和1组照射组大鼠,进行临床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Micro-CT扫描等。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28天的实验过程成功建立大鼠ORNJ模型,同时建模成功率提高至83%,且照射组大鼠存活率达到100%。动态观察:大体可见照射组大鼠在照射后第7天出现左侧颊部黏膜溃疡,随后逐渐出现照射区脱毛、咬合紊乱、颊部溢浓等;且该组大鼠照射后体重持续下降,至第14天才逐渐上升。病理骨髓腔的改变先于皮质骨。在照射后第7天骨髓腔内脂肪空泡增多,随后出现骨髓坏死,并持续加重。皮质骨第7天即可观察到空白骨陷窝增多,第21天纤维组织明显增多,随后坏死骨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影像学第28天可见皮质骨明显缺损。结论 短期内建立的大鼠ORNJ改良模型高效且稳定可靠,在明显缩短建模周期的同时,又可全面反映ORNJ在临床大体、病理、影像学上的动态改变,因此是用于研究该疾病发病机制及早期防护干预措施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 键 词:模型  动物  评价研究  放射性颌骨坏死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