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引用本文:杜尊国,包芸,唐峰,陈忠清,陈字,王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3):281-287.
作者姓名:杜尊国  包芸  唐峰  陈忠清  陈字  王虹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科, 血液科,上海,200040
摘    要:目的 根据不同的免疫组化分型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成预后不同的亚型,并探讨各分型方法对国内病例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121例DLBCL的CD10、BCL-6、MUM1和CD138的表达,构建了3种分型方法:方法1,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若CD10阴性而BCL- 6阳性且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其余归入non-GC型;方法2,CD10和/或BCL- 6阳性,而MUM1和/或CD138阴性者归入八组,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B组,CD10和BCL- 6阴性,而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C组,四者均阴性者归入D组;方法3,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CD10阴性时若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MUM1阳性者则归入non-GCB亚型。评测各临床及生物学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0、BCL-6、MUM1和CD138的阳性率分别为21.5%(26/121)、32.2%(39/121)、32.2%(38/118)和2.5% (3/118),其中CD1 U和BCL- 6阳性者预后较好(OS,P = 0.023 和0.0278),而MUM1阳性者预后较差(OS,P = 0.013)。在方法1中,non-GCB组(占67.8%)5年总生存率OS(27.6%)和无进展生存率PFS(24.69%)明显差于GCB组;根据方法3,non-GCB组患者比例减少(占27.5%),5年(OS<18.96%)和PFS(15.08%)更差,并且独立于IPI和治疗起作用。结论 各分型方法均在预后分析中起作用,尤以方法3可以识别部分高危患者,在本组病人中更具有适用性。

关 键 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收稿时间:2008-12-9
点击此处可从《复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复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