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若干问题探讨 |
| |
引用本文: | 魏凯峰. 《温病学》若干问题探讨[J]. 江苏中医药, 2007, 39(5): 10-11. |
| |
作者姓名: | 魏凯峰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
| |
摘 要: | 对《温病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三焦辨证的证候范围宜加以扩大,在下焦证中既有虚证,也有实证;热盛动风证宜归入下焦证,所处病程阶段不单是温病的末期阶段,也见于极期阶段,另外下焦证候还有下焦蓄血证、热入血室证等。温病学中所述斑疹每多侧重于斑,斑多出现于营血分证,而疹则多见于卫气分证。温病疫疠病邪和温毒病邪多具有“六淫”温邪特征,是六淫温邪中具有特殊性质的病邪。
|
关 键 词: | 三焦辨证 斑疹 疫疠病邪 温毒病邪 |
文章编号: | 1672-397X(2007)05-0010-02 |
收稿时间: | 2006-12-20 |
修稿时间: | 2006-12-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江苏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江苏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