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晶状体眼伴有PVR C1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姓名:于亚杰  郑鹏飞  张珂  周海英  刘武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730
摘    要:目的 观察比较巩膜扣带术(SB)和经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PPV)对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1级以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人工晶状体眼的术后效果,并对该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就诊伴有PVR C1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人工晶状体眼患者156例(156眼)。方法 回顾患者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SB组(44眼)和PPV组(112眼),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眼别、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裂孔数量及形态、PVR分期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首次手术复位率及最终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二次手术的情况,并分析二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指标 视网膜脱离复位率、BCVA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 术前SB组和PPV组在性别、眼别、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裂孔数量及形态、PVR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SB组和PPV组首次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77.3%(34/44眼)和92.9%(104/112眼)(χ2=7.52,P=0.006)。视网膜未成功复位的患者均行二次玻璃体切除术,最终两组所有患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00%)。在SB组首次手术视网膜未复位的病例中,除1例为新发视网膜裂孔,其余患者视网膜裂孔均位于环扎嵴上,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均与PVR进展相关。在PPV组,首次术后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也与术后PVR相关。SB组手术前后的BCVA分别为1.1(0.70,1.80)和0.75(0.50,1.00)(P=0.003);PPV组手术前后BCVA分别为1.9(1.53,1.90)和0.7(0.50,1.00)(P<0.001)。两组术后BCVA无统计学差异(P=0.35)。结论 对于人工晶状体眼PVR C1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PVR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相关因素。尽管SB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PPV术在视网膜复位率上优于SB术。(眼科,2023, 32: 192-196)

关 键 词: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人工晶状体眼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除术  
收稿时间:2023-02-25
点击此处可从《眼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眼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